“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”
优 秀 作 品 展


自然界对于“对称”似乎有着特别的钟爱。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一片雪花、一只蝴蝶、一片树叶、一枚贝壳……那就不难发现,除去其绚丽的色彩之外,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它们外形的几何对称性。受自然界中的“对称美”启发,人类在各种建筑、绘画、标识、服饰等设计中,也都融入了对称的元素。


为了引导孩子们将“对称“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,激发他们观察生活以及探索数学文化的兴趣,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学部于9月下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首届“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”活动。 孩子们用发现的眼光搜寻着建筑、景色、生活小细节中的对称之美。现在,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孩子们发现的各种生活之美吧!




~ 建筑中的对称美 ~

《美丽洲堂》

童芊涵





美丽洲堂位于良渚文化村,主体建筑呈“八”字形,中国传统“硬山”式屋顶,和国外宗教建筑设计结合,教堂全松木搭建,在阳光的照射下,透过超大玻璃完全凸显,三角形对称的构图,化繁为简,美的纯粹,让人敬佩!


《西湖集贤亭》

钱思懿





在杭州西湖一公园“晚节留香”石碑对面,出涌金门,沿湖而北,就可以看到一个有着双重檐、歇山顶,仅凭六根柱子支撑的亭子,它就是集贤亭。人们夸赞美女时,常用“亭亭玉立”一词,而在西湖边水光映照下的集贤亭,真可以当得起如此的赞美。莲叶簇拥中的集贤亭与西湖结下了“三生三世”的不解情缘。集贤亭在历史上颇有名气,所谓“亭湾骑射”,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。古时,集贤亭原名“黑亭子”,经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后改名“聚贤亭”,寓意为“聚集贤雅之士”。

它的建筑结构集中体现着对称美,从上面看,六角重檐攒尖大亭,体现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之美;从正面看六根光秃秃的柱子撑起高高翘起的飞檐;集贤亭不仅本身是左右对称的,同样看着水中的倒影,你会发现它和它的影子也是对称的,还是上下对称呢!如此一来,在视觉上就显得非常工整有序,它好像是漂在西湖上一样。这种对称的结构是古代建筑所特别讲究的,既实用,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,并且与西湖风光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,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


《我的“警察梦”开始的地方》

阮唯蒋



景芳路63号,这是一栋左右对称的大楼,是原江干公安分局行政楼。那天,我碰巧经过这里,看见警察叔叔们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。看着他们整齐划一的敬礼,我想:是啊,他们就是警察,是人民的守护神,他们总是辛勤无悔地工作,默默无私地付出,守护着群众的安全,维护着社会的稳定。他们用忠诚和汗水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篇章,实践着无悔的初心诺言,编织着万家灯火的幸福梦!也就是那时,在我心里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——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一名惩恶扬善、维护正义的人民警察,这就是我的“警察梦”。为了这个梦想,我今后要努力学习、敢于担当!我要有战胜一切、永不气馁的信心!我要用一次次的尝试去积累成功的基石,我要用成功的喜悦去洗刷挫折的苦涩,我要用赤子之心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梦!


除了建筑本身的对称美,建筑与周围景色相互映衬后,所达成的视觉效果,更可以用“美不胜收”来形容。

绿野仙踪

桥影流虹


月满丁兰

01

《绿野仙踪——藏在火车里的秘密》

陈允皓


这是隐藏在绿林中的两辆绿皮火车,多年的行驶让它们失去了最初的灵气。可是,巧手工匠们偷偷把它们重新改造,变成了充满神秘的“东方红火车旅馆”。原本的站台变成了过道,站在两根长柱之下往远看,仿佛置身于绿林中,呼啸而过,乘着风感受左右的对称之美。
02

《桥影流虹》

张熠凡


这是杭州航空小镇的一处建筑,水面上一排桥洞渐进而有规律地排列着,整体图片对称,无尽延伸至远端,展现出一种庄重的严肃美,视觉上也让人极度舒适。点睛之笔是水面,它占了图片的一半,所以局部又形成了一种对称感,给人一种安静、平衡、稳定的感觉,水面上的光影和波纹,又有一种灵动之美。整体而言——动静结合,刚柔并济。
03

《月满丁兰》

严哲安


闹中取静觅桃源。本作品拍摄于2022年9月10日(农历八月十五)晚8点49分,地点位于杭州城北丁兰桃花湖公园。此刻,凉亭和拱桥的倒影形成镜面,一轮满月高挂空中,它们共同成就了桃花湖公园的独特风景!

文学部小微